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

【南投】2019.11.16《食人之道 ─ 尼古拉.薩莫利個展》毓繡美術館


展覽簡介:

巴洛克時期的繪畫提供薩莫利眾多的創作靈感,他的繪畫時而迸發時而收斂,受到了時間的流逝、重力和歲月衰變等因素影響,最後直至枯槁,僅僅變成了一具「骷髏之身」,這樣的作品讓我們把繪畫機制的運作當成真正的主體,經過長時間的爭鬥,只剩下一個如同廢墟一般脆弱的殘骸。此展以呈現「皮層」為主軸。也就是說,如同探究整體般,對繪畫及雕塑的表面進行探索。在他的創作中對「皮層」的琢磨就像是對地質沉積物的探勘一樣,仿若是由破壞表面而產生的創口,微微的露出隱藏於表面之下、猝然斷裂的堆積疊層,從這裡一層一層的向內探、往裡鑽。(節錄自毓繡美術館網站)


干城站搭10點的客運到坪林站下車,大概一個小時,上下車刷悠遊卡。

早上睡過頭沒時間買早餐,到坪林已經快中午了,邊走邊靠夭這裡怎麼沒雜貨店也沒小吃店,看到這個招牌時馬上興奮大喊:這裡有賣肉丸!!


沒有拍下光線正美時的照片,這是出來才補拍的。


喜歡這個組合,泥作、石頭、竹子、陽光。走進這個空間後,馬上忘了剛才邊晒太陽邊走路邊靠夭的事,心中不斷讚嘆這美麗又舒服的設計,即現代又古典,尤其是當戴著斗笠再加上一塊長防晒布的阿姨走過時,真的覺得她是武功高強的俠女,腦中出現臥虎藏龍的畫面(下圖)和配樂。


俠女示意圖


進到主建築寄包包、租導覽,展覽空間是1~3樓,4樓是小閣樓,通往4樓的樓梯頂端有個天窗,陽光灑進來那刻很美。

1、2樓是李足新館長的個展,我對館長不熟,只知道他是毓繡美術館的館長,每當有新的展覽時,總會在FB上看到他導覽的照片,沒想到他今年初因病辭世,感謝館長為藝術的付出。

Credit:Nicola Samorì

去年毓繡美術館的展覽《流變之身 ─ 山姆·詹克斯個展》是我很想看的展,但一直沒去,看了展出日期,那時是夏天,我嫌熱就沒去了,可惜(戳自己太陽穴)

這次《食人之道 ─ 尼古拉.薩莫利個展》光是文字就很吸引我,而且不是在夏天,一定要去朝聖。毓繡美術館很有誠意,雖然空間不大,但展出的作品不少,語音導覽講很多,現場還有提供書面補充資料可以對照看。綜觀這次展出的作品,原作在薩莫利的解構下,重構出新生命,加深原作的意涵。這些作品除了可以看出薩莫利深厚紮實的繪畫功力,也可看出他對於材料的運用與實驗,就如同毓繡美術館剛進門的那段路給我的感覺,即古典又現代。

除了繪畫作品外,有部份的作品材料是石材,正確的說,是不完整的石材。

上圖這塊瑪瑙石是人的身體,在未經雕琢前,是塊不完美的石頭,在獨具慧眼的藝術家眼中,是塊可以發揮的璞石,巧妙運用天然的紋路與缺損做出獨一無二的創作。

石材與繪畫的作品看似都有破壞、都不完美,但石材的作品並非人為破壞,而是用他原有的樣貌進行創作;繪畫的作品則相反,是先創作再破壞。

 《波西亞》

原作是Porcia吞炭自殺的故事(wiki),薩莫利將Porcia的臉與身體腐蝕,吞炭的灼熱與痛苦穿透畫布,觀眾感同身受。

《懺悔之石》(The Stone of Penitence)

這幅畫的原作是胡塞.德.里貝拉(José de Ribera)的《聖哲羅姆》(San Girolamo),聖哲羅姆為向天神懺悔使用石頭捶打自己胸膛。

這幅創作從照片上看不出什麼,但現場看是有深度的凹洞。薩莫利在木板上反覆塗抹油彩,每層厚達3公分,當最外層油彩乾燥後,再以石頭劃開,這種觸目驚心的視覺感受,是很特別的經驗。

《嚴酷的聖.哲羅姆》

這幅劃的破壞方式,是將顏料一條一條撕下來,好像在撕手指旁邊的皮一樣,不小心會撕到流血,很痛。


拍這張的重點不是這二隻東西,而是我踩在這片草地上。

身為台灣人,已經被 "不能踩草皮" 給制約,所以當站在這整理的很美的草皮上時總覺得怪怪的。


午餐
經典生活飲食
地址:南投縣草屯鎮明賢街一段39號
NT 279,還有一杯紅茶,很澎拜,而且中午沒休息


食人之道 ─ 尼古拉.薩莫利個展
時間:2019/10/19 - 2020/03/01
地點:毓繡美術館
票價:免費,需預約。租語音導覽100元
交通:全航客運,干城到坪林站約1小時,下車後走15分鐘
官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test